蘇州天萊赫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宋經理
手 機:13382502797
電 話:0512-65820216
傳 真:0512-65893517
郵 箱:Talach@tianlaihe. com
網 址:www.jesusmuzic.com
地 址:蘇州市虎丘區文昌路2號
為期三天的國際機床展日前在揚州開展,會展上很多機床商都攜帶優秀機床來參展,數量達到上百家。氣氛喜人。會展如火如荼的情況表明今年來揚州機床的銷量有所上升,制造業和工業正在破冰回暖,未來數控機床也將向全自動化智能機器人方向發展。
1.不少機床商將銷售總部設在揚州
楊濤表示,之所以選擇揚州作為此次辦展地,一是因為這個地方產業基礎比較好,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第二揚州區域輻射力比較強。蘇中、蘇北、安徽這塊已經形成了一個樞紐,因此已經有很多公司把銷售總部設在了揚州。第三,隨著蘇北制造業的發展,對一線機床品牌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多種因素呼喚這樣一個展會平臺。
據了解,作為全國著名的機床生產大市,我市在2007年之前曾經搞過類似的專業展會,但那些展會參展企業也以本地企業為主?!岸敬握箷儗偈袌龌\作,外地參展企業和產品達到了七成以上?!睏顫f。
“在未來的2-3年內,我們會將揚州國際機床展覽的規模推向更高—可能會發展到1500-2000個展位,并且會在展會上適應客戶的需要多進駐一些一線品牌?!睏顫Q,承辦方還將在全球邀請客戶和賣方,擴大“揚州國際機床展”的影響力,并且打算一直在揚州辦下去。
臺灣德馬數控有限公司的銷售副總高留名稱,此次國內外機床生產廠家的參展,為揚州數控機床企業建立交流合作、提供銷售渠道、掌握市場動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span>
2.國內外數百廠商展示新技術新機床
承辦此次展會的項目總監楊濤表示,本次展會吸引了國內外數百家機床生產企業,展會集中展示了國內外名優機床、數控車床、鍛壓機床等?!氨敬握箷苍O展位500個,是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機床展覽會?!?/span>
在展會上,記者注意到這次吸引了眾多實力機床廠商的加盟,其中包括韓國三星、臺灣德馬、揚州力創等,向客戶集中展示了業界比較領先的裝備制造業的尖端成果。
揚州恒碩科技有限公司婁工程師參加過全國的各種機床展覽會,他興奮地告訴記者,在此次展會上他看到了不少的新技術新機床?!霸诂F場,我們看到了一種鉆鏜CNC車床。據介紹,它號稱是不用磨床的,實質上就是通過高速車削加工實現很高的加工光潔度?!眾涔こ處熣f,據銷售人員介紹表面光潔度可以達到Ra0.4,即達到了磨削加工的光潔度了。而一般來說,車加工后需要磨加工。
3.母機銷量增加,制造業有所回暖
會展業往往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揚州市晨海機電總經理張國斌告訴記者,機床是母機行業,是制造業的基礎,“機床銷量的增長,一定程度上能說明制造業有所回暖?!?/span>
“這次展出的這臺"加工中心",我們去年的銷售有一千多萬,今年目前大概達到了四千萬?!睆垏笳f,就上午幾個小時的時間,已經訂出去了700多萬的機床產品,“訂貨客戶都是揚州當地制造廠商?!?/span>
揚州浩弘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意歆表示,一些企業的技術在改造,需要企業的設備升級,需要一些大型的設備,因此揚州本土企業對機床的需求量明顯上升?!翱傮w來說,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數控機床都有強勁的需求量?!?/span>
4.智能機器人發展
智能機器人的開發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那么,未來智能機器人技術將如何發展呢?日本工業機器人協會對下一代機器人的發展進行了預測。提出智能機器人技術近期將沿著自主性、智能通信和適應性三個方向發展。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人工智能技術、操作器、移動技術、動力源和驅動器、仿生機構等。 (1)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中的應用把傳統的人工智能的符號處理技術應用到機器人中存在哪些困難呢?一般的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本質是一個數值計算系統。如若把人工智能系統(如專家系統)直接加到機器人控制器的頂層,能否得到一個很好的智能控制器?
(2)操作器
工業機器人手臂的設計制造已趨于成熟,因此在智能機器人操作器方面的研究,人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各種具有柔性和靈巧性的手爪和手臂上。機器人手臂結構要適應智能機器人高速、重載、高精度和輕質的發展趨勢。其中輕質化是關鍵。新型高剛度、抗震結構和材料是目前國外研究的前沿。機器人的手、腕以及連接機構是引人注目的研究課題。其中手腕機構的研究注重于快速、準確、靈活性、柔順性和結構的緊湊性。與人協調作業關系密切的一類智能機器人如醫用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危險品處理機器人、打毛刺機器人等,它們都面臨著如何快速、準確地把人的意志和人手的熟練操作傳送到機器人執行機構的問題。目前,要讓機器人作業一個小時,其軟件編制需要60個小時,費時又費工。
(3)移動技術
移動功能是智能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顯著的區別之一。附加了移動功能之后,機器人的作業范圍大幅度增加,從而使移動機器人的概念也從陸地拓展到水下和空中。近幾年來,在歐美國家的機器人研究計劃中,移動技術占有重要的位置。例如在NASA空間站FREEDOM上搭載的機器人、NASA和NSF共同開發的南極Erebus活火山探測機器人、美國環保局主持開發的核廢料處理機器人HA7BOT中,移動技術都被列為關鍵技術。移動機構與面向作業任務的執行機構綜合開發是最近出現的新的傾向。因為無論何種機器人都需要通過搭載的機械手或傳感器來完成特定的作業功能。另一個傾向是移動的運動控制與視覺的結合日益密切。這種傾向在美國ALV項目中已初見端倪,最近則越過了靜態圖像識別的框框,進入主動視覺和主動傳感的階段。顯然,智能機器人在非結構環境中自主移動,或在遙控條件下移動,視覺-傳感器-驅動器的協調控制不可缺少。
(5)仿生機構
近年來,機器人出現了一個傾向是面向特定功能和作業開發專用機器人,以追求高速、高效、單一化和低成本的目的。例如美國IBM公司設計的超高速小型機器人,以50次/s的速度頻繁往復于相距數毫米的兩點間,實現高密度微型電子器件裝配,定位精度高達一微米。這種高速運動機構的動態平衡十分重要,雖然其工作區域只有13mm×13mm×1mm,但其加速度卻高達50g。IBM公司的技術人員對機器人學提出了新的問題:如何進行機構-控制-傳感-驅動的一體化設計,滿足機械手高速高精度定位的要求。眾所周知,機器人系統的設計程序是先設計臂結構和驅動裝置,然后設計控制器。實踐證明,這種設計即使能達到最佳的靜力學性能,也往往不能滿足動力學性能。到目前為止,改進動力學性能的方法并不多見,一般是按常識、減輕構件的重量,匹配減速器的速比等等。
大批研發機器人和普遍運用人工智能機器人, 聊天機器人,做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娛樂機器人, 拉車機器人等等都已經出現并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機器人智能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